内马尔世界杯|世界杯冠军是谁|淘品牌世界杯体育周边商城网|taopinpaii.com

史上最惨奥运会!90亿美元打水漂,60多国缺席,运动员不足5200人

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,抛出了所谓的“有限主权论”,凭借此理论,苏联在当时俨然以“老子党”自居,将一众社会主义国家都视为自己的“附庸”。

这种霸权行径,使得众多社会主义国家与苏联渐行渐远,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与苏联关系交恶,这一理论便是其中关键因素之一。

与此同时,像南斯拉夫联邦、捷克斯洛伐克、阿尔巴尼亚等国家,也都曾试图摆脱苏联的控制与影响。当然,有的国家成功了,而有的国家则未能如愿。

阿富汗在哈菲佐拉·阿明上台后,也开启了摆脱苏联影响的尝试。哈菲佐拉·阿明先是果断驱逐了苏联在阿富汗的情报机构,随后又想方设法削弱了苏联在阿富汗军队中的影响力。而这一系列举动,无疑让苏联大为光火。

自哈菲佐拉·阿明掌权后,苏联就强烈预感到自己可能会失去对阿富汗的掌控。

于是,在1979年12月27日的夜晚,苏联军队悄然进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,并展开了针对哈菲佐拉·阿明的刺杀行动。最终,他们成功杀害了哈菲佐拉·阿明及其4位妻子和23名子女。

在完成对哈菲佐拉·阿明的刺杀后,苏联大军浩浩荡荡地全面进入阿富汗,就此正式拉开了对阿富汗侵略战争的大幕。而此时,距离莫斯科奥运会的举办,仅仅只剩下7个月的时间。

苏阿战争的爆发,犹如一颗重磅炸弹,震惊了整个世界。谁都未曾料到,在即将举办奥运会的前夕,苏联竟然会发动这样一场侵略战争。

因此,在苏阿战争爆发后,全球范围内数十个国家迅速行动起来,对苏联的行为予以强烈谴责,中国也位列其中。

与此同时,苏联在刺杀哈菲佐拉·阿明并入侵阿富汗后,扶持建立的“卡尔迈勒政权”,也并未得到中国的承认。

可以说,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行为,彻底激怒了国际社会,致使众多国家在1979年后与苏联的关系急转直下,急剧恶化。而奥运会作为一项体育盛会,其举办的宗旨之一便是维护世界和平。苏联一方面即将举办奥运会,另一方面却入侵阿富汗,这种行为显然与奥运精神背道而驰。

各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

正因苏联入侵阿富汗这一恶劣行径,许多国家在第一时间就明确表态,自己不会派遣运动员参加莫斯科奥运会。

最终,莫斯科奥运会仅有8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,以中国、美国为首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坚决拒绝参与此次盛会。

不仅如此,参加这场奥运会的运动员数量也少得可怜,仅有大约5200人。不妨对比一下,冷战之后举办的第一届奥运会——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,参与的运动员多达9300余名。再看看中国举办的第一届奥运会——2008年北京奥运会,更是有1.1万名运动员齐聚一堂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美国带头抵制了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,所以在1984年美国举办洛杉矶奥运会时,苏联便带领一众社会主义国家对这场奥运会进行了抵制。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,包括苏联、东德在内的16个国家拒绝参与,最终这场奥运会的运动员参赛人数仅为6829人。

由此可见,国际社会对于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抵触情绪极为强烈,全球近乎一半的国家和运动员都对这场奥运会选择了敬而远之。

苏联对莫斯科奥运会非常重视

需要清楚认识到,一个国家是由众多不同部门共同构成的,而这些不同部门对于国家对外政策的态度往往存在差异。

苏联虽然入侵了阿富汗,但负责举办奥运会的相关部门,确实是真心实意地打算举办一场圆满成功的奥运会。为此,苏联在这场奥运会上投入了巨额成本,前后累计投入的资金超过了90亿美元。

要知道,这可是在80年代,当时的美元购买力极强。进行横向对比的话,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花费了10亿美元,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花费了15亿美元。与此同时,美国在1980年下水的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母,其造价总计约为39亿美元。

这就意味着,苏联举办一场奥运会所投入的资金,足够德国举办9次奥运会,足够加拿大举办6次奥运会,也足够美国建造2艘核动力航母。

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,足以彰显苏联当时对莫斯科奥运会的重视程度。

此外,由于苏联对这场奥运会的高度重视,在赛事期间,他们收获了极为可观的奖牌数量。在这场奥运会中,苏联一共斩获了195块奖牌,比获得第二名的东德还多出69块奖牌。

单从体育竞技层面来看,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堪称完美。苏联作为东道主,同时也是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社会主义国家,投入了前所未有的资源来精心打造这场体育盛会,并且自身也收获了最多的奖牌。

然而,从政治角度审视,这场奥运会却遭遇了滑铁卢,堪称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。这本应是苏联向世界展示自身形象的绝佳体育舞台,结果却遭到了全世界范围的抵制。

尽管苏联在这场奥运会中获得了最多的奖牌,但由于有超过60个国家拒绝参赛,使得这场奥运会沦为了苏联及其卫星国的“独家表演”,失去了奥运会应有的国际参与度和影响力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