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拳击比赛,真是一种享受!
最近看到《拳击时代》刊登了很多拳击爱好者朋友写的文章,看得我也有点手痒了,一改只看不写的做派,就想写写自己看拳击的经历和心得,与广大拳迷互动分享,还没下笔,心情就澎湃起来了!那一幕幕精彩的画面幻灯片似的浮现在眼前,近三十年的观看积累起来的回忆,就像雪花般飞舞着,心情也就难以平静。看拳击比赛是我的最爱,当你达到骨灰级或化石级的程度时,看比赛不再是看热闹,也不是看输赢,而是变成了艺术欣赏,变成了享受,它是一种不可替代、忘乎所以、完全处于忘我的状态,用一句废寝忘食来形容一点不为过。
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、九十年代初,那时电视刚刚普及,看电视是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,那时电视节目很少,偶尔看到拳击节目,觉得很新鲜很刺激。职业拳击,拳手不戴头盔、不穿背心,拳手个个都肌肉发达健硕,慢镜头回放让你看得更清楚,躲过重拳的同时,迎击对方,那力量通过肌肉的传递,作用到对手头部,汗水四溅,脸部波浪状扭曲……啧啧,真过瘾啊。
说实话,最初看拳击比赛就是看热闹,因为国内都是业余拳击,奥运会也是业余拳击,不过瘾。职业拳击更吸引人,更具震撼力,规则也不同。业余拳击,三回合,基本靠打点论胜负,几乎没有击倒场面。而职业拳击则不同,拳手上身赤裸,依靠技术防守而不是依靠头盔,拳王争霸赛都是12回合,击倒场面更容易出现。就算没有击倒,那也可能是另一种精彩。尤其是重量级比赛,体重上不封顶,出拳分量重,势大力沉,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击倒。块头大,力量就大,比如奶油豆,看不到他有肌肉,但他能一拳抡倒对手。哈哈,就是热闹、好看,拳手叫什么名字无所谓,也记不住叫什么,看谁比赛都一样,反正是拳台上两个拳手一个裁判,谁输谁赢也没用倾向性,看热闹嘛,不怕事大,能有KO那就OK。后来,有好几个频道可以看到拳击节目,记得有江西卫视、山东卫视等,后来央视体育频道直播拳王争霸赛,把眼球都吸引到央视直播了,其他频道就陆续停播拳击节目了。
展开全文
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和二十一世纪前十年,央视体育频道每周日固定直播世界职业拳王争霸赛,我看拳赛的经历已有十年多了,看热闹已经无法满足我的胃口。我已经记住了很多著名拳王的名字了,重量级的拳王阿里、乔弗雷泽、福尔曼、迈克·泰森、穆勒、霍姆斯、里迪克鲍、刘易斯、霍利菲尔德、、、重量级从阿里时代过渡到泰森时代,经过刘易斯短暂过度到大小克里琴科时代。中量级的四大天王伦纳德、哈斯勒、赫恩斯、杜兰,小罗伊琼斯、刽子手霍普金斯、金童德拉霍亚、卡尔扎格、糖块莫斯利、特里尼达德、、、轻量级考斯达祖、王子哈梅德、漂亮男孩梅威瑟、马奎兹、尤达赫、库托、亚洲驱逐舰帕奎奥……国内唯一的拳击类刊物《拳击与格斗》成为了我的最爱,我投稿、发表文章、收到邮局送来的稿费领取单……那是多么的令人羡慕和自豪,心里美得很呢。与韩乔生现场直播短信互动,听着他选读我参与互动的短信,别提有多高兴了。
累积了十多年的看拳赛经历,这时候已经由看热闹到看门道、由外行到内行了。这个过程,由浅入深,润物细无声,不再是桃花源中人。从拳击比赛当中,能悟出很多人生哲理,能学到很多人生拼搏的道理。表面上看是两个拳手之间的对打,再简单不过了,其实并不简单。拳击是一项体育运动,不是打架斗殴;它是一个产业,有完整的产业链条;它是一种职业,拳手依靠拳击养家糊口、发家致富、甚至成为富豪。有很多拳击明星夺得全球年度运动员收入排行榜榜首,梅威瑟甚至把自己的绰号漂亮男孩都改成了“金钱”。迈克泰森曾经富裕的养老虎玩,豪车塞满了库房。看拳赛的过程就像记忆中的过年,不,比过年还过瘾,整个人都融入比赛中了,再好吃的饭菜也忘却了滋味,浑身用力、心跳加速、目瞪口呆、意犹未尽、五味杂陈……看拳赛看到这个程度,绝对不看热闹了,要看门道。心里已经具有了倾向性,喜欢哪位拳手就希望他能赢,而且最好是击倒获胜。可以说,前三个回合基本上就能看出比赛胜负,而且,看拳赛越来越挑剔了,不是著名拳手的比赛看着没意思,不看;不是拳王争霸赛不看。此外,我喜欢看进攻型拳手比赛,不喜欢看防守型的。在看拳赛过程中,拳手的敢于直面挑战、不畏强手、被击倒再爬起来、最终逆转……这些精神令人赞叹和备受鼓舞,对自己的人生也是很好的借鉴。面对对手,我们要敢于亮剑,面对困难我们要敢于担当,面对挫折我们要百折不挠。
到目前,我看拳赛的经历已经接近三十年了,有人说我是铁杆拳迷,也有人说我是骨灰级拳迷,我不否认这个职称,骨灰级也好,化石级也罢,反正我要一直看下去,因为,拳击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,甚至融入了我的生命里。现在的我,看拳击比赛已经荣辱不惊了,心情不再随着比赛而起伏不定了。拳击的精神已经升华,黑幕也见怪不怪,谁胜谁负更是无所谓了。现在看拳赛,就是一种人生享受,享受拳手的高超技术、享受击倒的瞬间、享受慢镜头那细微之处、享受拳手大逆转、享受绝地反击、享受虽败犹荣,那滋味儿,铁杆拳迷都知道!
拳击时代社区已经开通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